第16章_朕与秦王扫六合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最新网址:www.cocozh.cc

嬴政倒是没醉,他原本就没喝几口。出了咸阳宫,一个侍官拦住他:长安君,大王命我等送长安君回去。

宫门前九十九道长阶铺到广场中,旁边停了一驾华丽的御辇,显然是秦王才能乘坐的。

嬴政扫了一眼,道:不必了。

他往别馆的方向走去。

而另一边。

说是醉了酒的秦王,此刻十分清醒地来到了大狱。

这里是关押要犯的牢狱,牢房用玄铁做成,四周都是机关,狱守全是精心培养的死士,任何人想来劫狱就是一个死字。

赵政在大狱最深处的牢房内见到了吕不韦。

老人虽然落魄,却丘壑犹存,他正坐在案前捧卷而读。

赵政来了,他还行了一个十分标准的君臣之礼。

赵政坐在软席上,没有让他起身,他拿过案上的竹书,扫了一眼,看不出神色:吕氏春秋啊,仲父还在惦记这个呢。

吕不韦道:为往圣继绝学,自当不遗余力。

说得好。寡人也很欣赏这些上古遗风,有匪君子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仲父死后,寡人准你的门人继续编著此书。

吕不韦行礼:多谢大王。

赵政道:仲父一向多谋,还能为寡人解一次惑吗?

吕不韦恭敬道:大王请讲。

有一个人,他瞒着身份在寡人身边,不想与寡人相认。仲父觉得,他是怎么想的?

吕不韦笑道:以大王之聪慧,似乎不该为这种小事困扰。大王有很多办法可以让他坦白,再不济,也可以用刑。

赵政道:寡人不忍伤他一丝一毫。

吕不韦道:世上竟有人连大王都不忍心伤害吗?

赵政露出一个凉薄的笑容:很奇怪?

吕不韦摇了摇头:君王无情,大王,这会成为你的软肋。

赵政抬眼,是啊,仲父说得对。所以,该当如何?

倘若此人心如铁石,唯有杀字可解。

若不是呢?

吕不韦道:依旧只有杀字可解。

赵政敲着脸侧,陷入了沉思:或许吧。可是他已经死过一次了,寡人不能承受他再死去一次。

吕不韦苍老矍铄的眼睛里闪动着一丝光芒,大王说的是,长安君赵厘?

赵政以沉静而询问的眼神看着他。

吕不韦笑道:大王幼时便一直念念不忘,凡是与赵厘有关的,大王都格外上心。能让大王都不舍得的人,除了他还能有谁。说起来,倘若赵厘在秦国的朝堂,仲父之名,怎会轮到老朽来当?

赵政道:寡人并不想让他涉足朝堂。

吕不韦道:长安君淡泊名利,远离这些是非也是好的,权势这个东西,沾上了就很难脱手。

就像仲父?

吕不韦但笑:是啊,就像老朽。

赵政垂眸,良久,他道:罢了,这世上没有人能给别人答案。我为仲父准备了美酒,仲父好好享用吧。

吕不韦似是有些意外,又有些释然。他知道免不了一死,只是想不到会这么轻易罢了。

在秦国,谋逆是要车裂诛三族的大罪。

吕不韦拜谢,然后他望着走到门边的赵政,臣有一个疑问,大王能为臣解惑吗?

赵政头也不回,淡淡道:说吧。

大王对赵厘的感情,大王一定心知肚明。臣想知道,倘若有一日,赵厘做了和臣一样的事情,大王彼时,当如何自处?

赵政站在原地,一袭白衣在烛光中静静浮动。他的目光落在虚空中,默然良久。

除了感情,大王已经拥有了一切。

赵政终于出声,声音平缓而沉静:仲父是想让寡人不要太贪心吗?

一个人若得到了至高的权力,还能拥有一份忠贞的感情,恐怕连上天都要嫉妒。

赵政淡淡道:那就让它嫉妒吧。

吕不韦目送那道清瘦的身影离开。这少年已经长大,令人捉摸不透,令人敬仰臣服。

他或许会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君王,但是那一天,吕不韦知道自己再也看不到了。

但是他依稀可以想见,倘若这少年陷入情海,那整个秦国都将随着他沉浮。

古今多少英雄,几人过情关啊。

·

离开大狱后,赵政一切如旧。但是周围的人明显感觉到有些地方变了。

比如,秦王有点什么事就捎上那个长安君,游猎要带着,宴饮要带着,赏花要带着,连朝堂上都给他弄了个十分特别的位置出来。

这无疑是在表示某种恩宠,然而秦王和长安君之间又非常的诡异。

比如,他们在朝堂上从不说话,两个人都是听朝臣们打嘴仗,然后神色出奇地一致就像在猎物背后的虎狼一样,静静地注视、思考,讳莫如深,高深莫测。

不在朝堂的时候,两个人也很少见面,除了一些活动,谁也不会主动找谁。

偶尔路上碰到了,长安君微微拱袖,秦王则沉默颔首。

总之,这两个人,非常怪异。臣子们闲暇之余都在七嘴八舌地猜测,连李斯和王绾这两个政见向来不合的人,聊到这个话题,都能破天荒地说个半个时辰,奇了。

这一日,秦国迎来了开国以来最奇葩的一次朝议。

这个事儿吧,说来话长。

前不久,吕不韦谋逆一事彻底查清,拨出萝卜带出泥,涉及其中的人一个接一个被清理。

吕不韦饮鸩自杀,成蟜撞壁而死,赵太后二犯,但是还是厚脸皮地活着,被赵政变相幽禁,不得踏出甘泉宫。

有所牵连的人都受到了惩罚,连坐的连坐,流放的流放,只有吕不韦一部分门人继续编纂《吕氏春秋》。

前几天,成蟜夫人诞下了一名遗腹子,是个男婴,秦王将这孩子过继到了自己膝下,才赐死成蟜夫人。

这事儿轰动朝野,毕竟秦王才十七岁,以后有的是机会生儿育女,虽然现在后宫空荡荡的连个人都没有,但不代表以后不会有啊!把一个罪人之子纳到名下,就算日后不是储君,那也是养了头狼在身边,这哪行?

于是很多人为此进谏,都被赵政赶了回去,并且下令不许再提。

后宫里,华阳太后,夏太后剑走偏锋,挑了一堆豆蔻少女给赵政,但是这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,倔得不行,三头牛都拉不回来,就是不肯纳后宫。

没办法,华阳太后不知道从哪儿听说秦王和长安君关系不错,把长安君叫过来,请他劝说秦王。

结果火上浇油,长安君不知道说了些什么,秦王十分不悦,闷闷不乐,绝食三天。

到了第四天,也就是这一日,朝臣们坐不住了,在昌平君的建(撺)议(掇)下,集体过来劝秦王用膳。

朝堂上,嬴政坐在东北方的特殊位置上,介于群臣和王座之间,一声不吭地听着。

李斯更是打了鸡血,一份劝谏书交了上来,洋洋洒洒几百字,嬴政不由得想到了《谏逐客令》。倘若这份《劝秦王用膳书》也能流传下去,后世看了恐怕会笑到头掉。


      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cocozh.cc

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