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u903();同伴怔了一下,回头望去,走得不远,还能看见一老一幼坐在一棵树下就着火把吃桃子,小女孩手里只剩下一个干干净净的核,盲眼老太太还有半个桃。他眼光一暗,正打算不再理会,却见那老太太将剩下的半个桃给了小女孩,拍了拍自己的肚子。
小女孩接了桃子,两三口就吃完了,老太太听着声音笑得一脸慈祥,抱住了她,在她额头上亲了亲。
同伴回过头来,沉默着,走出一段路后,他又是一声嗤笑:总归还有血脉之情的。
执剑人摇了摇头:不像。
她们不是祖孙?
你觉得像?
同伴想了想,那两个人似乎长得并不像,小姑娘眉眼漂亮,老太太却是一般。他自嘲似的笑了笑:谁知道呢,看你挺清闲,要不你回去问问?
执剑人顿住脚步,盯着他看了一会儿。
同伴冷笑一声:怎么,要打架?
执剑人冷冷扫了他一眼:你可以回去复命了。
同伴扬了扬眉,发现他们已经走出了乱葬岗,面前是一条岔路,车辙多的那条通往新郑,少一些的通往韩国边境,路边光秃秃的杵着一棵酸枣树,夜风里森森摇曳着。
同伴抱了抱拳:告辞,我们很快会再见面的。
执剑人听他废话完,转头就走。
没走出去几步,那人忽然在身后道:燕丹。
燕丹停住了修长的双腿,微微侧首:还有事?
没什么。那人笑了笑。
燕丹回过头,目光透过面具落在同伴身上,对方也戴着面具,眸色带了些笑意。
燕丹:你叫什么?
庆轲。那人转了转手里的飞刀,将它扔给了燕丹,想了想还是将那句话说了出来,你不该卷进这件事,现在袖手,你还可以趁机逃回燕国去。
你觉得我会?燕丹接住了刀。
庆轲嗤笑一声:那就自求多福吧,太子殿下。
他说完向着另一条路走去。
燕丹在原地站了一会儿,最终也背过身去,大步离开。
新郑。
夏祭已然到了尾声,灯市作为重头戏结束后,剩下的时间就是男男女女幽会的时间,郑人对此尤为看重,街上的人由是渐渐稀少。
一个密卫在屋顶上疾行,蓦地顿住了脚步,他极其敏锐地看向了某个方向,有个戴着面具的黑衣人几乎在他看过去的同时脚尖一点,消失在远处的屋顶上。密卫皱了皱眉,在某一处楼阁的顶端停住,利落而悄无声息地翻下屋檐,落在了走廊上,然后轻轻敲了敲落地的白色纱窗。
屋里传来一道威严而清冷的声音:进。
密卫轻轻推开了窗,闪身入内,向坐在案边的白衣少年单膝跪下:大王。
他又向赵政对面的嬴政行了一礼:长安君。
屋子里还有九个人,都跪在一旁,整齐又肃穆,脸上没有神情,仿佛一排雕像。刚刚进来的这个密卫,是跟随秦王来韩的最后一个密卫。
他道:大王,没有找到张良,但是
赵政正在和嬴政对弈,落子的手一顿:但是?
下臣看见了一个蒙面的人,身手很好,他似乎在跟着我们。
密卫的直觉都是在刀光血影里练就的,尤其对于危险和窥视,他们有着近乎本能的直觉。他不由多嘴了一句:恐怕大王行迹已经暴露,不如早些回程。
赵政敲着棋子,凝神思索着棋局,并没有回答。过了半晌,他才放下了手里的黑子,缓缓道:相府是你监察的范围,今夜有什么动静?
密卫想了想,灵光一现:有个信使给相府送去了一封信,然后张平在房间里摔了不少东西,但那个时间,张良应该还和大王一起。
赵政:他回信了吗?
密卫:臣没过多久就受到大王的诏命寻找张良,之后就不知道了。
好,赵政抬了抬手,都下去吧。
所有人都退了出去,动作整齐有序,一点声音都没发来。出合上窗后,他们各自散入夜色中,继续监视自己负责的范围,只有两个人在不远处保护着这座院落。
房间里烛火幽幽,赵政思索了一下,张良不见了,先生觉得该怎么办?
嬴政看着赵政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就知道他一定留了一手,摇了摇头。
赵政道:半个月前吧,张良通过韩非向韩王上书,慷慨陈词,请韩王联手赵国攻秦。
张平因此把张良打了一顿,就是那天,嬴政和张良在酒肆中结识。
赵政接着道:韩王派人去试探了赵国的意思,赵国那边答应了。如此一来,两个月之后的伐韩,怕是要悬了。
这个套路嬴政太熟悉了:所以你派人来劝说韩王,离间他们?李斯?
对。赵政眯着眼笑了笑,小狐狸似的:李斯比我还早到这里,先生不知道吧?
嬴政看他那得意样儿就想拍他一顿,瞧瞧这尾巴翘的,上天了都。不过这一手嬴政觉得确实可以,李斯以使节身份出使韩国必然是带了兵的,所以赵政才这么大胆只带了十个密卫就过来了。
他带了多少人?
赵政:不多,就一千。
这一千必然不是普通秦兵,极有可能是秦王随身近侍,那领兵的应该是
王贲?
不错。赵政眨眼一笑:先生安排王贲随军伐韩,我觉得现在让他们打个照面也好。
虽然张良那个倒霉蛋失踪了。
嬴政觉得事情不是那么简单,他眯了眯眼:你来韩国不只是见我这么简单吧。
赵政一脸无辜:我当然是为了先生来的,不然还有谁能让我冒这种风险?韩王要是知道我在,恐怕我就没命回秦国了。
说什么胡话。嬴政真是听不得赵政开这样的玩笑。李斯知不知道你来了?
赵政扬眉:我是没告诉他,但他未必不知道。他来了韩国之后跟下蛋似的窝在传舍里,没有韩王召见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,八成是知道了。
此刻,远在传舍喝枸杞茶的李斯狠狠打了个喷嚏,被他叫过来的姚贾帮他倒了一盏热茶:叫我说,你这奏书写不写用处不大,还得靠韩国人去说服韩王。
李斯正在写明天要呈给韩王的劝谏书,大王命令他十天之内不瓦解韩赵之盟就收拾饭碗回老家头秃,太头秃了。
姚贾说的他当然懂,但不代表这奏书他就能敷衍了事啊!而且秦王就在新郑,他除了待在传舍哪儿都不敢去。
李斯想了想,还是劝一下这位同僚:姚贾,你这几天跟那些韩国重臣离远点吧。
姚贾出于工作原因需要结交不少朝臣,送送礼拉拢一下人情什么的,方便更好的挑拨离间。闻言,他将一枚玛瑙戒指上上下下抛着玩儿,不以为意:怎么啦?
李斯:你听我的就行了。
万一大王怀疑姚贾有不臣之心,那秦国的离间计就完蛋了,姚贾能言会道,狡猾善变,能在一堆人精里游刃有余,这事儿只有他能胜任。
gu903();
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cocozh.cc